校友风采

您的位置: 首页  >  校友风采  >  正文

校友风采

物理学院校友院士谱

时间:2021-05-01        点击:

吉大物理始建于1952年,由余瑞璜、朱光亚、吴式枢、芶清泉等老一辈物理学家创建。近70年的发展历程中,在吉大物理学习、工作过的两院院士已达15人。


余瑞璜(1906—1997)

物理学家,一流晶体学家。吉大物理创始人之一,首任系主任(1952—1957)。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主要从事X射线晶体学、金属物理、固体物理理论等方面的研究并取得突出成就。1929年研制出中国第一台盖革计数器。1942年创立X射线晶体结构分析新综合法,被国际晶体学界誉为国际上第一流晶体学家。20世纪40年代研制出中国第一台抽气式X光机。1950年研制出中国第一只医用永久性真空X光管。70年代在固体与分子经验电子理论研究方面获重要成果。

朱光亚(1924—2011)

核物理学家 。吉大物理创始人之一,代系主任(1952—1955),1955年调往北京。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

曾任核武器研究所(院)副所(院)长,国防科委副主任,原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主任,总装备部科技委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中国工程院首任院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等。

早期主要从事核物理、原子能技术方面的教学与科学研究工作。负责并组织领导了中国原子弹、氢弹的研究、设计、制造与试验工作,参与领导了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的制订与实施、国防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组织领导了禁核试条件下中国核武器技术持续发展研究、军备控制研究及我军武器装备发展战略研究等工作,为中国核科技事业和国防科技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1999年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吴式枢(1923—2009)

理论物理学家。吉大物理创始人之一,第二任系主任(1957—1984,文革期间除外)。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主要从事原子核理论特别是核多体理论方面的研究与教学工作。50年代应用壳模型理论处理μ介子和光核效应,被称为“吴模型”。建立和发展了格林函数方法和非线性积分方程理论以及推广的组态混合法利用格林函数方法系统地研究了零温和有限温的核性质、核结构与相对论多体问题,得到了有限温与相对论等效相互作用的严格表达式。提出了相位介电测井新方法,解决了判断油田水淹层的难题。

高鼎三(1914—2002)

半导体物理与器件学家。吉大物理创始人之一,副系主任(1956—1959)。1995年当选为工程院院士。

我国半导体事业开拓者之一。领导创建我国首个半导体系。在国内首先研制成大功率整流器、点接触二极管、三极管、光电二极管,较早研制成功GaAs激光器,500A、2500V大功率晶闸管。在“863”计划专家座谈会上,积极建议把光电子技术列为高技术的独立项目,承担了“863”计划中“可见光激光器”的结构设计及工艺研究和“半导体激光器热传输特性”等研究项目。

邓锡铭(1930-1997)

光学学家、激光专家。曾任吉大物理光学教研室主任、系委会委员。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提出开拓激光科技新领域,组织并参与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主持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氦氖气体激光器,独立提出激光器Q开关原理,发明了“列阵透镜”,提出了“光流体模型”。建成了我国最大的“神光”激光装置,利用神光装置在惯性约束聚变、X光激光等高科技前沿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研究成果。

王之江(1930—)

物理学家,中国激光之父。1958年给吉大物理55级主讲“光学仪器通论”课程。1991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主要从事光学设计、激光科学技术研究。发展了象差理论和象质评价理论,形成了新的理论体系,完成了大批光学系统设计。领导研制成中国第一台激光器,领导完成了高能量、高亮度钕玻璃激光系统。倡议和具体领导了中国“七五”攻关中激光浓缩铀项目。对中国光信息处理和光计算起了倡导作用。

陈佳洱(1934—)

核物理学家。1954年本科毕业于吉大物理并留校任教,1955年调往北京。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2001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曾任北京大学校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主任,中国物理学会理事长,亚太物理学会联合会主席。

长期致力于粒子加速器的研究与教学,是低能加速器物理与技术方面的学科带头人。领导完成了4.5MV静电加速器的设计与建造和2×6MV串列静电加速器的改建与提高,建成我国首台碳-14超灵敏加速器质谱计,主持新型重离子RFQ加速结构和射频超导加速腔的试验、设计与研究,取得国际先进水平的成果。

宋家树(1932—)

金属物理学家。1954年本科、1958年研究生毕业于吉大物理,本科毕业后留校任教,1960年调往北京。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在合金相图、耐热强度、氧化及防护、扩散、耐磨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有应用价值的科技成果。参加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的关键部件技术攻关,为发展中国的核武器技术做出了重要贡献。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步入军备控制科学技术研究领域,并成为中国该项研究工作的组织者之一。曾参加了国家军用新材料计划、高技术计划等编制工作。

王世绩(1932—)

物理学家。1952年考入吉大物理,1955年参加北京“物理研究室”核物理专业的培养。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长期从事核物理和激光等离子体物理实验研究。研制出含镉大液体中子闪烁探测器,实现共振中子裂变参数较高精度测量。采用优化设计的气体契仑科夫探测器,实现高本低下高能g射线测量,并据此确定热核反应时间过程。主持我国激光聚变研究实验工作,领导研制十余种诊断设备。开拓了我国X光激光的研究、为我国X光激光的发展及跻身国际先进行列做出了重要贡献。组织领导了“神光Ⅱ”高功率激光装置的研制,对我国惯性约束聚变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母国光(1931—2012)

光学学家。1956-1957年在吉大物理进修学习。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3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曾任南开大学校长。

长期从事光学和应用光学的研究。在白光光学图象处理、光学模式识别、机器视觉、褪色胶片的彩色恢复、彩色胶片的档案存贮、黑白片作彩色摄影和显示、菲涅尔全息和串码滤波的三维目标的识别、假彩色编码以及光学神经网络模式及其在识别中应用等方面提出了重要的新概念和新技术,发展了现代光学信息处理学科。设计并研制出“白光光学图象处理系统”“彩色电视显像管涂屏用的光学校正镜”“防空预警雷达信号的光学投影系统”“锥轴深椭球冷反光镜”等多种新型光学仪器和器件。

邹广田(1938—)

物理学家。1962年本科、1965年研究生毕业于吉大物理。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长期从事高压物理和高压相材料研究,领导创建了我国第一个高压原位研究的超高压实验室和超硬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内地球及行星内部物质的早期高压研究者之一。国内超硬多功能薄膜材料和多功能高压相材料的主要开拓者之一,研制出国内第一片CVD金刚石薄膜、世界上第一片选择性生长的金刚石薄膜,并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CVD金刚石膜用于半导体激光器的热沉,为我国CVD金刚石的研究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张泽(1953—)

晶体学家。1980年本科毕业于吉大物理。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长期从事先进材料的电子显微结构研究,系统研究解决了准晶、低维纳米材料等国际材料科学界关注的一些重要问题。首次发现钛镍钒急冷合金中的五次对称准晶体,并在准晶体的结构、相变、缺陷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被认为是"国际准晶体领域研究的早期工作者"。发展了透射电子显微学碳支持膜双倾拉伸及弯曲技术、热双金属驱动变形纳米材料的技术及一系列传感器及力驱动技术,在材料的原位结构演变和力学性能关联的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创新性成果。

江雷(1965—)

无机化学家。1987年本科毕业于吉大物理。200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2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主要从事交叉科学领域仿生智能界面材料的合成与制备的研究,通过对多种生物体表面特殊浸润性的研究,揭示了生物体表面超疏水性的机理,为相关仿生界面及智能材料的设计制备提供了依据。成功地制备出超双疏/超双亲仿生特殊浸润性界面材料,并实现多功能化;提出了“纳米界面材料的二元协同效应”,研制出对单一或多重外部刺激具有超疏水/超亲水可逆转变的“开关材料”。提出了仿生智能多尺度界面材料的设计方案,为仿生界面材料体系的发展提供了新方法。

江风益(1963—)

半导体发光学家。1984年本科毕业于吉大物理。201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主要从事半导体发光材料生长、芯片制造、器件物理和专用装备研究。在基础LED技术的研究颇具成果,并对未来更高能效及光谱精细可调的LED照明光源产生深刻影响。为高光效硅基氮化镓LED的科技进步及产业化做出了开创性贡献。极大提高了LED光功率效率,并实现了市场化;研制出单面出光、光效达56.7%的硅基绿光LED芯片,成功应用于专用飞机显示装备上,解决了抬头显示器功耗大、热量高的难题。

迟力峰(1957—)

物理化学家。1982年本科毕业于吉大物理。202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长期从事界面与分子相互作用对分子组装及反应调控的机制研究,揭示了分子组装和单键反应的规律,从单分子层面上获得了对表面物理化学过程和表面在位化学反应的新认知。率先提出利用界面和动态过程调控分子聚集的方法,构建宏观尺度下亚微米周期性结构,为解决组装体系难以长程有序的基本科学问题提供了新途径;利用金属单晶表面的结构及催化效应,在温和条件下实现正构烷烃的聚合,提出了分子在表面上选择性活化和偶联的新策略。

最新文章